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校长、书记信箱|
立德树人创特色  转型奋进争一流
——  聚焦OD手机版app,OD(中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2022-11-18  点击:[]

多年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展,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11月17日,《中国教育报》以半个版的篇幅,刊发《立德树人创特色转型奋进争一流》的专题文章。

报道原文

立德树人创特色 转型奋进争一流

—聚焦OD手机版app,OD(中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OD手机版app,OD(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创新办学模式,先后建立了84家校外实践实训教育基地,并与十余所国外院校及国际组织机构达成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联合培养项目,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建校伊始,学校就主动对接国家和陕西省发展战略,积极履行服务社会使命,坚持“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教师为要,以责任为重”办学理念,弘扬“明德、亲民、至善”校训,积极进取,守正创新,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明德力量。

理念先导: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内涵提升、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OD手机版app,OD(中国)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学校发展多点突破、融合互动指明了方向,学校事业发展正以蓬勃之势积极适应这些新前沿、新方向,力争在地方重要科技领域和重点产业建设中实现产教融合。

对OD手机版app,OD(中国)来说,近五年也是学校转设之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校规模快速增长、特色与品牌重塑、内涵建设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学校必须认清形势、以“二次创业”的精神和勇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教育事业发展融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格局中,深度思考、精心谋划,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应用型民办大学”。

瞄准需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北斗系统已成为全面服务社会各领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为落实国家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立足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探索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创新发展,2019年学校启动北斗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2020年,在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学校联合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陕西网络创新研究院等相关单位,集全校优势资源,共同建设陕西北斗学院,开展北斗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聘请多名北斗系统研制与应用领域专家作为陕西北斗学院发展顾问委员会顾问和特聘教授。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专业开设“北斗班”,建成了“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中心”等多个实验室,并与西安航光卫星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北斗应用单位签署了实习就业协议,首批“北斗班”学生将于2023年毕业。

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依托现有专业,积极布局产教深度融合的金融产业学院,结合区域新兴服务产业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聚焦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搭建产教融合新型平台,探索与金融机构等组织实现联合办学,以组织模式改革催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打破校内的组织壁垒、政策壁垒和学科专业壁垒,强化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金融产业学院参与了教育部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秦创原•西部云谷、陕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阿里巴巴、浪潮集团等20余家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资源共享、管理共商、人才共育、共谋发展”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产教“真融真合”的新路径。同时,提出“实验育人、竞赛育人、证书育人”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全力搭建实战、应用的多技能学习场景,积极探索建立“2244”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双元双师四对接四共建”发展目标。“双元”即学校和企业,“双师”指学校专任教师与行业教师组成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四对接”是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课程群对接岗位群、教学过程对接业务过程、师生创新创业对接产业创新链,“四共建”是在产业学院内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实践平台。与淘丁集团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在校内建立“会计工场”实习基地。通过引入企业真账进课堂,借助会计机器人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接触更多真实企业经营案例,开阔视野,提高水平。

学校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国家本、专科教学质量标准及生源情况,科学设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三学期”制,将每年春季学期后3周和秋季学期前3周作为第三学期,主要用于开展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深化“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制班”培养和“3+1”培养,实施校外班主任和校外导师制,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在校理论学习3年,在企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1年。为满足上市企业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于工业视觉、产业智能方面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需求,学校主动与企业对接,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制班”,通过课程置换、完成由企业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开展校企联办实验室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专业人才。目前,首期“订制班”毕业生已全部上岗,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科助推: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善谋者,方行远。OD手机版app,OD(中国)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项目推进等方面全方位为应用型人才成长夯基垒台、培根固土,既充分挖掘内部发展潜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校着力推进“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指导,面向产业前沿,推进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坚持OBE教育理念,聘请第三方专家组对涉及5个学科门类的9个专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专业评估,实施“学科专业强基固优扶新”工程,6个二级学院聚焦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外语+”、经济与管理、艺术与设计、高职教育六大板块,统筹优化专业群建设,突出专业重点,努力打造“优势工科、特色文科、扎实商科、创新艺科”,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协调交叉跨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对接社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原则,邀请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对接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强化课程目标与职业标准对接。着眼于职业能力的需求,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制、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进工学交替、学做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论文)改革。邀请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开发“社会实践课程”。与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实训课程目标直接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技术技能等级考核、职业资格认证。大力推进毕业设计(论文)改革,要求选题来源基于生产和社会实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社会、企业调研,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现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

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过程。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作为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国家与省市级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企业建设大学产业园、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加大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

明确质量标准,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围绕国标标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标对表,全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生师比、生均课程、优势特色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与服务、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的差距,完善质量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新建、修订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等,在实践中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认可。

近三年,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超过90%,其中403名毕业生被国内外研究生院校录取,考研上线率始终保持在10%左右,在陕西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激活师资:拓宽人才发展通道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校之源。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建立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坚持“引才育才相结合、引人引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出台多项举措鼓励教师以脱产、半脱产形式进入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来校兼职,以课程(模块)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形式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敢于突破、一事一议。

拓宽人才发展通道。发挥青年人才集聚效应,实施青年教学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培育一批高水平中青年学者。建立新进教师导师制,发挥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把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计入工作量。探索建立中青年教师定向培养机制,完善支持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制度,持续优化教师学历、职称结构。

凝心聚力育英才,行稳致远再出发。OD手机版app,OD(中国)立足教育事业战略布局,主动适应新时代新的发展形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奋力走好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的“新长征路”,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学深悟透笃行二十大】学校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二十大总监票人周建玲书记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

下一条:【学深悟透笃行二十大】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