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精神
当前位置: 中央精神 > 正文
中央精神
“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纪实
2023-06-14 人民日报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内蒙古之行,历时四天,两地调研、两次开会。在黄河逶迤而过的巴彦淖尔,6日下午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总书记评价“具有标志性意义”。

  巴彦淖尔位于“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千百年来,林在较量沙,水在滋养田,日升日落,繁衍生息。

  把镜头拉长。中国版图上,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正是中国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攻坚克难之地。

  “三北”工程始于改革开放那一年,立志化“万里风沙”为“绿色长城”。披荆斩棘四十五载,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后作出论断: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芒种时节。《周礼》曰:“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座谈会事关“泽草”,亦是全局之计、国家之策。“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它为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近一半的三北地区,种下新的希望。

  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方向、谋思路、作部署,发出了“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国之大者”,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

  “一张蓝图”里的“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关乎长远。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看见多远的过去,才可能预见多远的未来。

  生态问题,考验的是历史眼光。

  时时放心不下,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内蒙古考察调研。每次,都会讲到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次,他再次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调研,座谈,这一主题贯穿始终。

  5日,自北京抵达巴彦淖尔,先去乌梁素海,看水;再到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田。

  6日,到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看林;随后前往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看渠。

  当日下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召开,来自三北地区6个省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深入中环产业园,看绿色转型、创新发展。

  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重点强调的工作里,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仍是“首要”和“导向”。

  一路上,目光所及,黄与绿交织着、也较量着。翱翔的鸟、盐碱地改良后长出的苗、扎根沙地坚韧挺拔的树,还有引黄灌溉渠织成的网……无不讲述着这块土地昨天经历的,和今天正在发生的。

  一叶知秋。三北大地的每一天是古老的,也是崭新的。

  古时沃野千里,草原肥美。

  曾几何时,人口剧增、掠夺式开发的喧嚣声,气候变迁、沙尘漫天的呼啸声,渐渐多了。绿色褪去,黄色接踵席卷,土地沙化,沟壑纵横。

  上世纪70年代,三北的模样,令人忧心。

  “三北”工程开始实施的1978年,正值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只争朝夕的时代大潮下,党中央却极富战略定力和历史远见地将目光锁定至下个世纪的2050年,擘画了一个跨度73年的宏大工程。

  这一工程,囊括了三北地区1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的725个县,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

  时间之长、地域之广、难度之巨、决心之坚,世界罕见!

  新华林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正在治理的沙地,久久端详着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栽种的树。根深扎沙地、叶望向苍穹。总书记颇为感慨:“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

  “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沉甸甸的承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肩头扛着。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立志于千秋伟业的大党,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魄力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孕育形成并指导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循着总书记足迹,看三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防沙治沙始终牵挂在心。

  这次考察的乌梁素海,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惦念着。2021年全国两会,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说:“乌梁素海我作过多次批示。现在看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还要久久为功。”

  久久为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时间的流淌里沉淀出大党大国的远见担当。

  三北的模样变了,蓝天、碧水、绿地,触目可见、触手可感。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溯往昔、看今朝,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搞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所交代。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感,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一盘大棋”里的系统观念

  “这件事不能歇脚,不能松懈。”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将防沙治沙比喻成“滚石上山”,“稍不留意大石头就滚了下来”。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这里,防沙治沙面临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等重重关卡。干旱少雨、生态灾难频发等,使防沙治沙难上加难。

  45年筚路蓝缕,工程建设进入到“啃硬骨头”阶段。“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总书记告诫,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锚定2050年,深耕2021—2030年。“一盘大棋”,运筹帷幄。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73年的宏阔规划已过半程,这10年,向沙漠深处挺进,注定关键,也必定“难啃”。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总书记的系统观念,映射的是“一盘大棋”的全局观,也牵引“以点带面”的方法论。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从地图上看,拔掉这几个深黄的点,就能串联起一段段青绿的线,“三北”工程也将因此贯通更加完整而厚重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功能完备、牢不可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2030年“三北”工程的期冀,也是系统观念下找准要害、以点破题方能实现的目标。

  系统观念,还体现在动态平衡的把握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十年的水利建设,在河套平原上印刻下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的7级灌排体系。

  从横贯平原的总干渠,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几掌宽的毛细沟渠,7级灌排体系之下,自然之力终能“为我所用”。

  “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啊!”总书记对这个辟开荒漠、润泽沃野的灌溉系统赞叹不已。

  时间不会停滞,治理河套只有进行时。

  “下一步还要做什么建设?”总书记的询问将视野引向未来。

  听到“现代化改造”的答复,总书记叮嘱:一是“量入为出”规划投资,二是“多元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在新华林场,杨树、旱柳、柽柳,有些树种需要更新。

  总书记叮嘱:“荒漠生态系统天生脆弱,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在不适宜的地方改造沙漠,也不能观望、畏手畏脚。有些沙漠改不好、改不了,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叮嘱里,浸润着统筹平衡的哲思,延展着总揽全局的视野。

  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一字之添,却是系统观念的深刻诠释、“六个必须坚持”的理念精华。

  此行考察的乌梁素海,就是明证。

  展板前,当地负责同志向总书记报告了治理思路之变: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遵循总书记的系统治理观念,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放在一起统筹考虑,格局和效果明显改观。

  接纳了河套地区九成以上农田排水的乌梁素海,曾经芦苇泛滥、黄藻密布,“病”得不轻。如今,未到岸边,已闻鸟语,行至湖畔,更见鱼翔。“塞外明珠”,再放异彩。

  观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细布局。

  上世纪70年代末,风沙危害严重,为了绿起来,有什么树就种什么树,往往十树七枯。现在,宜乔则乔,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沙则沙,精准防沙治沙。

  “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进一步谈到科学精准配置的问题:

  “我们现在规划生态保护区,有的是经济发展区,有的是农耕区,林地草原都在规划,都要把它明确下来,这个过程中不要简单化,要考虑千差万别的情况,要辩证看待,因地制宜,统筹考虑。”

  “三北”工程,东西绵延4400多公里,放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考量,它的意义则更加宏阔。

  理国如张瑟,从来都是弦弦相系、韵韵相叠。

  这片天空下,国家战略灿若星辰。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的基底,恰是生态。而“三北”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的主阵地。

  世界维度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共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功能,“三北”工程无法估量的立体生态价值,成为“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底座。

  “三北精神”里的久久为功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考察中谈到古老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不屈服、不畏惧。

  人与沙的角力,亦是漫漫征途。

  黄沙与绿荫的抗衡,是空间的交锋,更是精神的对垒。

  座谈会上,总书记讲起他见过的那些用一辈子去坚守的治沙人: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

  他们的身影,汇入三北大地,平凡而坚毅。中国造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肩扛、手挖,在防沙治沙这个世界级难题前,三北人誓用白发换绿洲。无数双长满老茧的手、无数张晒得黝黑的脸,“一茬接着一茬,前赴后继地干”,久久为功,终将滴水穿石,终会黄沙染绿。

  一路走来,调研、思索、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感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在新华林场,负责人指着沙地里成堆的小颗粒介绍说:“这叫‘苦豆子’,老农民一看,就知道沙地正在土壤化,今后可以在这里种庄稼了。”

  总书记指出:“这是人民群众在艰苦环境下,不畏难的探索精神。”

  在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总书记一边看沙盘,一边详细了解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河套灌区两千多年的灌溉史。

  治理江河是农耕文明的重任。在黄河南北改道的历程中孕育发展,河套灌区拥在阴山山脉的臂弯里,始于秦汉,“引河溉田,得自然之力”,汉“屯垦戍边”,唐“筑城固边”,清“雁行耕地”,再从清朝到民国,“走西口”的乡亲们垦田修渠,赓续着灌区繁茂。

  因一度是没有闸门控制的自流引水,灌区“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下决心破解难题,建造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由此落成。新生共和国的千万建设者们,用低沉浑厚的号子声,汇聚成水利建设史上的大合唱。

  时间又过去了一甲子。沙盘前,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7级灌排体系。总干渠纵贯灌区,毛细血管般的支渠深入农田,每个毛细血管上的水位、流量都清晰标注出来。

  当地负责同志介绍说,现在,多泥沙状态下自流测水的难题,他们已经研发解决了,“下一步还要进行现代化改造”。

  “这套系统花的功夫很大,也是值得的。它将来会作为百年、千年基业留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看到灌渠建设,我很感慨,一个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再一个是几千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创造,非常可贵。”

  治水不易,治沙亦难。韧的绵亘,还要配上闯的劲头、创的智慧。

  宁夏,被毛乌素、腾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包围着。植物栽种在这里,风一刮,无影无踪。

  也正是在这里,治沙人发明了“中国魔方”——麦草方格,锁住了水土,让植绿成为可能。

  翻开三北地区的治沙手册,写满了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智慧:修梯田、修坝地、修水库,引水拉沙,锁边固沙,螺旋钻种植法,节水容器种植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四十多年来我们创新探索了宁夏中卫沙坡头模式、内蒙古磴口模式,还有库布其模式、新疆的柯柯牙模式等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

  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披星戴月,战天斗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盐碱地、荒漠、沙漠沙地,搬走了“沙窝窝”,搬走了“穷窝窝”。“三北精神”因人而铸就,也改变了人。

  总书记走到哪,都惦念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田埂上,细问土地的流转承包是否惠农,盐碱地的改造模式能否复制。粮食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也关系千家万户的“米袋子”。

  沙地里,思索着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否可以实现多元经济的共赢。荒漠化治理的产业化之路,是篇大文章。

  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但不是捆绑在一起像螃蟹一样谁也动不了,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后半句话不能忘了,‘先富带后富’。这符合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走正道就是这么走。”

  “双循环”下的强国建设

  时间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今天,三北嬗变令世界惊叹,黄河奔涌挥就新的“母亲河”故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催人奋进……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宏图里,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是道必答题。

  内蒙古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之称,17种矿产资源查明储量全国第一。是继续靠山吃山,还是另谋出路?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的中环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处处孕育新希望。

  园区建设了十多年,入驻的16家半导体和光伏行业企业竞相跻身国内、国际第一梯队,这里也成为三北地区探索绿色转型发展、走创新之路的一个缩影。

  以光伏板为主力发展的光电产业,是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一支生力军。站在屏幕前,总书记细致询问沙漠里的那些大项目,红线、蓝线交织错落,勾勒出新能源发展的勃勃生机。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总书记问。

  当地负责能源产业发展的同志如数家珍:“预计到2025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比2022年翻一番以上,外送电量翻两番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他们:“内蒙古能源产业长期以来以煤为主、因煤而生。但是产业太单一不行,多元化发展是方向。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用短短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之路的中国来说,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正当时。

  一席介绍给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刚才你们说,这两三年有的要翻一番以上,有的翻两番以上。内蒙古在这方面方向明确、路子对头、前景很好,看了以后,很是提气!”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

  新时代十年来,三北大地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拓展着“增值”的新空间。

  硅片就像光伏板的“地基”。产业园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生产车间,单晶炉如列队的士兵,一排排颇为壮观。它们昼夜运转,产出硅棒,之后切片,制作成太阳能光伏板。企业负责同志向总书记介绍说:“不仅国内需求旺盛,还远销海外。”

  展厅内,成绩单摆了一排:

  2019年首创发布12英寸光伏硅片,推动行业技术向前5至10年,光伏度电成本降低6.8%。

  现在,正瞄准半导体单晶硅国产化进行科技攻关。

  一手抓新能源产业,一手抓现代装备制造业,内蒙古的实践给人启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绿色,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到今天的时代课题,也是在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下的战略抉择。

  “现在,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总书记目光长远。

  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把国内大循环搞好,这是治本之策。‘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我们敞开大门,谁来与我们合作都欢迎。经济全球化是大道,大家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

  新时代、新征程,大格局、大战略。

  在宏阔的时空坐标上端详当代中国、当今世界的“时与势”,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常讲常新。这一次,他谈及新形势下的复兴之路:“一些国家要搞霸权、搞垄断,想让我们当附庸跟着跑。我们中华民族一定要复兴啊!我们要继续攻坚克难,再上层楼!”

  历史从不辜负搏击者、奋进者。

  百年奋斗,是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

  中国胸怀天下。

  绿色发展,中国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着眼的,不仅是美丽中国,还有人类共同的家园,期待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中国在开放合作中以创新引领发展,既造福自身,又惠及世界。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通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0日   第 01 版)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OD手机版app,OD(中国) 邮编:710124 版权所有@OD手机版app,OD(中国)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化中心  ICP备案号:陕ICP备13005374号-4 陕公网安备 61011602000474号